一位羅馬尼亞的劇作家曾寫道,意識形態分離了我們,但痛苦和夢想讓我們走到一起。如今全球市場的規模已非昔日可比,全球化分工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經濟全球化已不再是夢想。當年為這個夢想奮斗的人們在二十年,甚至短短十年時間里,不僅嘗到了全球化帶來的甜蜜,也體驗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連鎖的痛苦反應。
本期,我們向讀者推薦幾本國外關于全球化與金融史的書,均屬經典之作。在歐債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國內通脹高企的背景下,重讀這些著作,或許會感嘆“太陽底下無鮮事”,或許會有造化弄人的無力感。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有助于我們反思過去、理解當下、布局未來。
《全球化為什么可行》,(英)馬丁·沃爾夫著,余江譯,中信出版社2008年7月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他并不是一位狂熱的鼓吹全球化的信徒,但在他冷靜客觀的筆下,那些流于表面的反對全球化的理由常常成為牽強的借口。
一個貌似有理的反對全球化的理由是貧富差距,歐美發達國家借著第三世界國家“血汗工廠”的東風過著布爾喬亞式的舒服生活。這可能是事實,但遠不是全部事實。沃爾夫繼續追問,發達地區和貧窮地區的收入水平(人均實際購買力計)差距擴大了么,區域內的貧富差距擴大了么,從歷史數據來看,全球化對收入水平的影響又是怎樣的?抽絲剝繭的分析之后,我們發現,魔鬼藏在細節之中。
我們或許不滿意沃爾夫的取樣和數據分析,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追問和探索值得所有支持和反對全球化的人去思考。
《失控》,(美)凱文·凱利著,東西文庫譯,新星出版社2010年12月
在某讀書網站上,有人問道“《失控》適合哪類人閱讀”,給出的一個細化答案是“適合對生物、互聯網、新媒體、社交網絡、人工智能、復雜系統、進化論、網絡經濟、電子貨幣甚至是無政府主義等內容感興趣的人閱讀。 ”這充分說明了本書的領域之廣闊,信息量之大,視角之豐富。
或許該書的副標題能更明確的傳遞作者的意圖:機器、社會系統與經濟世界的新生物學(直譯)。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是一本預言式的書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智能物種與技術如何共存,經濟體如何運轉組織,互聯網的技術特性及人造物的發展趨勢等等。全球化讓這些發展變得更曲折、更復雜、更難以把握。700頁的厚度可能會讓很多讀者望而卻步,但如果你想對人類社會有一個全景式的展望,此書不容錯過。據說,《黑客帝國》的導演指定影片的主要演員均閱讀該書。
《這次不一樣?》,(美)卡門·M·萊因哈特等著,綦相譯,機械工作出版社2010年5月
千萬不要因為山寨惡俗的封面而錯過此書。《這次不一樣?》是一本正經嚴肅的學術著作。著者Carmen Reinhart 和Kenneth Rogoff 均是在金融危機領域建樹頗多的知名學者。正如封面上馬克·吐溫所言:歷史不會重復自己,但會押著同樣的韻腳。技術在進步,制度在變遷,人類對宏觀經濟的認識在加深,但經濟周期并未如大家所愿的熨平,危機仍舊會時不時爆發,而且危害越來越大。和以往的危機相比,我們能樂觀的預期“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嗎?
在收集、歸納、整理了近800年全球不同國家與金融危機相關的各類數據,包括1929-1933年大蕭條、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90年代東亞金融危機以及2007年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作者近乎無情的指出,“技術在變,人的身高在變,時尚也在變”,但金融危機總是不變的周期性的爆發,同樣沒變的是“政府和投資者自我欺騙的能力”。
《民國時期的土匪》,(英)貝思飛著,徐有威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在白朗、“老洋人”、樊鐘秀這幫“當家的”呼嘯山林,打家劫舍背后,是怎樣的一幅中國地方政治經濟生態情狀?
懷著“對中國人民永恒的生命力的一種敬奉”,貝思飛((Phli Billingsley)既指出了土匪的英雄業績,也譴責他們的丑陋勾當。但更為重要的是,他為我們開辟了“洞察20世紀中國的一扇窗戶”——土匪的猖獗正是民國時期的社會危機、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深化的一個突出表現。
在農業凋敝、國家分裂、列強入侵、吏治腐敗的年代,地方政權、軍閥集團、革命黨、外國列強與土匪既有過沖突,也有過合作。土匪本身也常常因現金、糧食和農活的需要在“民”“匪”之間進行身份轉換。但管中窺豹,從一個“壞分子”的角度或許能更貼切的感受那個動蕩的全球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