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國制造業部分產品可靠性差的問題亟待重視
“十一五”期間,我國制造業總量居于世界前列,據2011年3月14日新加坡《聯合早報網》、《鳳凰財經網》和2011年3月15日《環球時報》的報道,2010年中國制造業占世界制造業產出的比例為19.8%,美國為19.4%,報道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制造國”。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如高鐵、“殲十”、天河一號億萬次超級計算機的成功研制和正常運營、航天產品百余次成功發射,是其中最突出的典型代表,為滿足內需、促進出口、科學探索和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我國制造業產品整體的可靠性水平較差,相當一批產品的可靠性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據有關部門2009年的調查,我國聯合收割機的平均無障礙時間(MTBF)僅為19.1小時,與美國、日本同類產品相差20倍,農民買得起,修不起,務農時,抱怨多。另據中國工程院2009年的調查,數控機床,發達國家的MTBF已達1000—2000小時,甚至是5000小時,我國僅為500小時,不僅高檔數控機床悉數進口,相當多的中檔產品也要進口。工程機械,發達國家的MTBF為500—800小時,我國僅為150—300小時。拖拉機,發達國家的MTBF為3000小時,我國僅為200小時。紡織機械,發達國家的MTBF為2000小時,我國僅為400—700小時。大型客車,平均無障礙里程,發達國家為14000—17000公里,我國僅為2000—5000公里,首次故障里程,發達國家為16000—20000公里,我國僅為1000—3000公里,等等。
我國制造業中的裝備類和家用電子電器類產品,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是性能和效率,而是可靠性差,不耐用。普遍存在“未老先衰”、“未老病多”,早期故障多,使用壽命短,維護維修難、安全性差等突出問題,用戶和消費者飽受了產品可靠性不高之苦,這是中國制造的“短板”和“硬傷”。我國風力發電發展迅速,有關專家擔憂,設備的可靠性將是我國風力發電發展的巨大隱患。
產品可靠性差不僅影響了產品的使用效率和壽命,嚴重地削弱了我國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損害了“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也造成了巨大的質量損失。全國每年燒毀的電動機約300萬臺,僅耗電和維修費高達100億元,停工損失有100億元。我國幾位質量專家研究的結果顯示,由于我國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差,造成的直接和間接質量損失,含報廢、返修、停工、索賠、退貨、召回、庫存積壓、市場占有率的減少,等等,損失每年超過上萬億元人民幣。
產品可靠性差,從技術層面看,有設計、制造、管理等問題,尤其是長期以來,我國產業發展中一直存在著“重主機,輕零配件”的現象,零配件和元器件的早期磨損、早期失效成為最脆弱的一環,成為制約提高產品可靠性的“瓶頸”,特別是一些關鍵零部件,大部或全部依賴進口。
產品可靠性差,從管理層面看,是政府的關注度不夠,企業的驅動力不足。英國、德國、日本、美國發展都十分重視可靠性工作,韓國政府對質量的關注也側重在可靠性方面。可靠性應是質量工作主旋律,如果我國還不能高度關注可靠性工作,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只能是一句空話。
我國航天、航空和軍工產業的可靠性已有相當基礎,但民用產業的可靠性處于“斷檔”,“一盤散沙”和無人統籌指導的狀況。我認為,從“十二五”規劃開始,必須痛下決心解決長期困擾我國制造業的這個突出問題,這是擺在我國質量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全局性、中長期、深層次的問題,是具有前瞻性、現實性、針對性的重大課題。有關部門要抓住十二五期間我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機遇,知難而上,大力協同,統籌規劃,上下聯動,盡早部署。根據日本的經驗,要瞄準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一類一類產品,一個一個行業,尋找差距,剖析原因,狠狠抓進。我相信,經過10—20年堅持不懈地努力,在我國制造業的總量摘取世界第一桂冠的同時,我國產品的可靠性也位居世界先進行列。
二、我國質量工作要從抓好“符合性”質量,適度地向抓好“適用性”和“可靠性”質量轉變
有專家認為,增長方式的轉型是“十二五”規劃的核心問題,那么,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我國質量工作是否也有個轉型的問題呢?我想就此談一點認識。
1、質量從“符合性”向“適用性”和“可靠性”轉變的工業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0世紀初,在工業生產中,美國工程師F.W泰勒要求以技術標準作為衡量質量的依據。據此,一些質量管理的專家們提出了質量的“符合性”概念,即質量是符合標準的程度。20世紀30年代,針對當時對電子、電工、機械大型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美國的J.M朱蘭博士適時提出了質量“適用性”的新概念。200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質量定義為“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這里既有“符合性”,又有“適用性”要求。
20世紀80年代,國外發達國家在電子元器件的生產中,可接受的不合格水平(AQL)一般為千分之二、三,高新技術的電子元器件已按PPM(百萬分之一),PPB(十億分之一)的目標努力,按照“一次成功”,“一次合格”,“零缺陷”的目標進行管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數十年的質量管理經驗的積淀,對后工業化發達國家來說,達到“符合性”的要求,不再是質量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80年代中期以后,國外掀起了一股研究用戶滿意度理論和方法的熱潮。90年代初,我率領了一個質量代表團赴日本研修,本以為日方要介紹一些質量管理的具體方法問題,但在整個研修的過程中,日方介紹的都是如何使用戶滿意的問題,即“適用性”質量。我曾把有關的資料整理后送給時任副總理的朱镕基,朱镕基同志十分贊同日本的做法。可見,從單純的“符合性”質量,向“適用性”質量的轉變已成為工業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我國質量工作要適時、適度地由“符合性”質量向“適用性”和“可靠性”質量轉變
建國六十多年來,我國政府和企業側重抓的是“符合性”質量,從1985年開始,延續至今的產品國家抽查制度以及生產許可證制度、認證制度、性能對比試驗等,嚴格來說,都屬于“符合性”質量的范疇。通過產品的國家監督抽查,發現一些帶共性的質量問題,確實起到“監督一類產品,整頓提高一個行業”的作用。但是,某些產品的“符合性”質量也暴露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它不能反映產品在使用過程當中壽命周期內產品質量的變化狀況,不能反映用戶(消費者)對產品返修率低的潛在的需求。對一些大型設備(電站、大型機械設備、汽車等)依據標準很難進行監督,因此,產品監督抽查基本上局限于量大面廣的消費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電子、電工類產品、機設備類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在制造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2010年,已占我國全部出口產品的60%,它不僅要符合相關的標準,更要強調其可靠性。可靠性已成為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因素。
綜上所述,無論從質量概念的演變,工業化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的現況看,從“符合性”質量適時適度地向“適用性”、“可靠性”的質量轉變,這是時代的發展對質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為什么要提適度轉變,這是因為,當前我國產品的假冒偽劣問題還相當猖獗,名實不符,質量欺詐、俯拾皆是,仍有10%—20%的產品不合格,因此,著力抓好“符合性”的質量,還任重道遠,切不可掉以輕心,但不能由此而忽略了抓好“適用性”和“可可靠性”的質量。
三、 關于抓好我國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幾個具體問題
1、關于質量工作指導思想的轉變問題。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分析和認識當前我國質量工作所處的歷史方位,我國還處于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政府著力抓好“符合性”質量是必要的,但從市場觀念、競爭觀念、發展觀念看,重視和加強可靠性是質量工作的必由之路。在當前國際經濟激烈競爭中,要有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
2、關于標準化工作轉變問題。我國各類產品標準,特別是電子、電器、機械設備和某些高新技術產品的標準,要在側重制定性能指標的基礎上向側重制定可靠性指標轉變。
3、關于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內容的轉變問題。我國相關的質量檢驗機構對可靠性的增長試驗的檢驗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據調查,我國一些汽車質檢中心也基本上沒有可靠性的試驗。因此,相關的質檢機構在做好性能檢測的同時,要加強可靠性的試驗。
4、關于監督檢驗方式的轉變問題。科學的、周密的用戶滿意調查(含經銷商、維修部門等)的結果,更貼近于壽命周期內產品質量的實際狀況,更貼近于用戶對產品的使用中的實際感受,更貼近于企業對改進質量的需要,用戶滿意調查與產品可靠性試驗相比,樣品的代表性更全面,覆蓋范圍更廣泛,反映產品可靠性的狀況更準確,這應該作為一種重要的監督方式,在繼續切實抓好產品質量監督的同時,要關注和加強用戶調查這種新的形式。監督抽查和用戶調查相互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