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從來也沒有出現過一個啞劇時代。這與野史的情形差不多:野史只能作為正史或御史的倒影而存在。一說到啞劇,大家首先一定會想到卓別林大師——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的形象馬上浮現在眼前。可以說,啞劇雖然誕生于羅馬,可真正為中國大眾所熟知還是從卓別林演繹的時代開始。
啞劇解析
啞劇,顧名思義,就是指不用對話或歌唱而只以動作和表情表達劇情的戲劇。形體動作是啞劇的基本手段,它的準確性和節奏性不僅具有模仿性,還應具有內心的表現力和詩的意蘊。
啞劇又稱默劇,以豐富而深刻的臉部表情、生動而幽默的肢體語言見長,既有獨角戲,也有群體戲,有人稱啞劇演員為“沉默的詩人”。作為一種戲劇形式,啞劇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古希臘啞劇往往在大型戲劇演出之前進行,大都由花臉的丑角來擔當;公元前3世紀,羅馬就有獨立的啞劇演出,并發展成悲劇和喜劇之外的單一劇種。我國的宋代也有啞劇、雜劇的演出,戲曲《三岔口》、《雁蕩山》等劇目在世界啞劇史上也是難得的珍品。現代啞劇源于法國啞劇表演大師德布洛(1796~1846),他創造了一個人物形象比埃羅,圍繞這個核心角色編演了一系列啞劇作品,表演時大都勾畫出白色臉譜。后來慢慢演繹成現在小丑的角色。
肢體語言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啞劇就是很好地利用了這一特性,用身體姿勢和手勢將意思傳達給對方。卓別林那無聲的夸張動作將人們帶入一個滑稽而震撼的世界。卓別林大師表演的啞劇,向人們傳遞了一個觀念:即使不說話,別人也能明白我的心。
目前,大多數觀眾還把啞劇劃入喜劇小品的范疇,這是不準確的。啞劇并不是一種逗樂開心的喜劇小品,啞劇不是只有喜劇,還有悲劇、悲喜劇。還有些人認為啞劇只是一種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俗、淺薄的藝術,這大大降低了啞劇的藝術價值和藝術地位。
啞劇演員
著名啞劇表演藝術家有卓別林(英)、馬爾索(法)、莫爾肖(奧地利)等。
啞劇在中國
啞劇藝術被稱為“無言的詩人”,它不僅需要有話劇表演的基礎、舞蹈的功底,還需要較高的文學修養。我國藝術院校歷來沒有啞劇專業,中國也沒有啞劇團。可是,中國有一夜全國成名的啞劇表演藝術家。他就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的話劇演員,1983年首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啞劇小品《吃雞》的王景愚。他的表演沒有一句臺詞,沒半點訓人腔調,只用形體動作突出一個“吃”字,讓全國人民在歡度春節,吃團圓飯時,笑翻天,樂開懷。為此王景愚在全國家喻戶曉,大家干脆叫他“吃雞的”。
中國1994年迎來了國際啞劇盛會。來自世界各國的啞劇團包括法國、英國、德國、俄國、波蘭、美國、加拿大、以色列的表演藝術家和中國的王景愚、游本昌、魏宗萬、王德順在“中國上海首屆國際啞劇節”歡聚一堂,進行一個多星期的演出交流和啞劇專題研討,從而增進了國際笑的藝術家之間的友誼,傾倒了廣大熱愛啞劇藝術的中外觀眾。
推薦劇目:卓別林系列作品、馬爾索作品、《吃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