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實習記者 潘碧虹
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向中國施加壓力,逼迫人民幣升值。然而,人民幣升值不僅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會給美、日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反而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復蘇。
加入WTO以后,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范圍和深度都大大改變,規避匯率風險成為必然,央行加大匯率波動范圍,增強其靈活性,打破單一盯住美元,而是選擇一些貨幣組成貨幣一籃子,并根據市場需求賦予一定的權重,建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便在國際貨幣波動的時候能夠做相應調整。匯改兩年多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人民幣升值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并且從單純的經濟問題上升到了政治問題,美國和日本成為推動人民幣升值輿論的主要力量。人民幣升值給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人民幣具有升值的壓力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蕭條,許多西方國家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巨大壓力。與一些發達國家情況正好相反的是,中國經濟卻持續高速增長。國際收支的雙順差和不斷增加的巨額外匯儲備成為推動人民幣升值的直接原因。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價”搶奪世界市場,通過日益擴大的出口規模向發達國家輸出通貨緊縮,從而損害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利益,由此逼迫人民幣升值,并進而將這一經濟問題轉變為政治責難,向中國施加壓力。
1、國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經濟交易的總和。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本幣升值,外幣貶值。我國自1994年來,國際收支始終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從這一因素來看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2、國民收入。國民收入的變動對匯率的影響取決于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得以加強,外匯匯率就會下跌。如果國民收入是因為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這就使得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上漲。我國近幾年經濟增長率始終保持在7%~9%,國民收入增長較快,但增長的原因既有商品供給的因素又有擴大內需的因素,因此短期內國民收入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3、通貨膨脹率的高低。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貨幣對內貶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一般會引起出口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變化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我國自1997年經濟軟著陸后,在大多數年份里,通貨緊縮成為宏觀經濟的主要問題,因此,通貨緊縮使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4、利率。利率下降,國內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將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匯率產生影響。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幣的貶值。我國和其他國家(地區)間經濟增長和利率水平的相對差異,易于吸引國外資金的進入和中國在外資金的回流,從而拉動人民幣匯率的走高。 5、外匯儲備。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表明一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的能力,所以它對穩定匯率有一定的作用。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余額是26483億美元,儲備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取決于中央銀行的意圖,中央銀行若要穩定儲備規模,則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6、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外匯市場上適當的投機活動有助于外匯市場均衡匯率的形成,但過度的投機活動加劇了外匯市場的動蕩,阻礙正常的外匯交易,歪曲外匯供求關系,往往使匯率的變動遠遠偏離其均衡水平。外匯市場的參與者對市場的判斷、市場交易人員心理預期以及交易者自身對市場走勢的預測都是影響匯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當市場預計某種貨幣趨于下跌時,交易者會大量拋售該貨幣,造成該貨幣匯率下浮的事實;反之,當人們預計某種貨幣趨于堅挺時,又會大量買進該種貨幣,使其匯率上揚。我國實行資本項目下較嚴格的管制,還不存在一個有效的外匯市場,投機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還不大。但是,一旦市場形成了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則國際游資將通過各種途徑流入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7、制度性因素。在外匯管理上,我國目前采用的仍是人民幣結售匯制度,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口企業外匯留存并抑制了外匯需求,造成虛假的“供”大于“求”,難以真實反映外匯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價格與實際價格相背離。此外,我國人民幣目前只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我國經常項目雖已實現可兌換,但其兌換程度仍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居民經常項目換匯仍然有一定的額度限制,且額度標準相對偏低,這些都抑制了外匯需求的增長。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匯率變化通過影響對外貿易,改變國際收支狀況,進而影響一國的經濟增長。對中國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從正反兩個方面影響經濟。
從正面分析,人民幣升值有如下好處:
1、國外產品價格下降,有利于增加中國對國外高質量消費品和生產設備的進口,提高生活水平和產業制造水平,而提高中國各個產業的競爭力。
2、企業的國外投資能力增強。中國注重出口和引進外資,但隨著同國際市場的進一步融合,中國企業為開拓銷售渠道,將不斷擴大海外投資,而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提高企業在國外市場的投資能力,促使企業“走出去”,這樣不僅能夠降低使用進口原材料比率較高的廠商的生產成本,也會促進中國企業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
3、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一定程度上可減緩外債負擔。
4、有利于中國公民出國學習,有更多家庭能送子女到海外自費留學。
5、增加中國貨幣的吸引力,有利于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但是,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上。由于中國目前的“雙順差”不穩定,外匯儲備持續增長的空間有限,人民幣匯率升值缺乏持續的內在動力。如果人民幣升值,將影響到我國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國內就業、物價水平以及金融改革的穩定發展,影響到我國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特別是在我國財政赤字已經擴大、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有限、房地產泡沫開始出現等不利的國內經濟條件下,人民幣升值將對我國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帶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
據專家分析,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至少將產生六大影響:首先將影響中國出口,給中國出口帶來極大的危害;同時,將使中國通貨緊縮面臨更大壓力;導致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財政赤字和銀行呆壞賬可能因人民幣升值而增加;進而影響中國貨幣政策的穩定。
人民幣升值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在中國同世界各國的經貿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人民幣升值不僅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會給美、日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復蘇。
1、人民幣升值不能根本改善美、日貿易狀況和經濟狀況
日本一些學者對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最高,其意圖在于通過日元相對貶值來改善日本的貿易狀況,從而擴大出口以帶動日本經濟復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日本雖然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但日本對中國貿易并未出現大量逆差,中國產品并未對日本貿易狀況構成威脅。日本經濟長期蕭條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產業結構轉型遲滯、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通貨緊縮及銀行呆壞賬積重難返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無法單純依靠出口來解決。此外,日本制造業成本高、缺乏競爭力,迫使人民幣升值并不會改變日本由于其制造業向海外轉移而引起的產業空洞化的現象。日本目前高昂的人力成本,已不適合技術已經成熟、人工成本起決定性作用的傳統制造業在日本繼續發展。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的生產成本由于匯率的變動而升高,這些產業會繼續向其它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轉移。同樣,如果人民幣升值,也不會增強美國在生產鞋子、衣服、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美國經濟的疲軟源于高技術產業泡沫破滅后的調整,而非貿易狀況惡化。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中國總體貿易份額依然很低,不至于導致貿易伙伴普遍出現的通貨緊縮。
進一步地,人民幣升值可能對美、日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由于中國出口產品多為生活必需品,物美價廉,在經濟蕭條時,滿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擴大了消費。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產品的價格將被抬高,從而造成國外消費者福利水平的下降,這只能使他們進一步壓縮開支,最終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抑制需求、打擊消費,不利于美、日等國家經濟的復蘇和增長。
2、人民幣升值不利于世界貿易經濟,尤其是亞洲經濟的穩定增長
眾所周知,中國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十分獨特,它正在成為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高技術產品零配件的最大市場,而這些零配件經過中國組裝后,往往以中國產地的名義出口到美國和全球市場。有專家認為,打破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將使全球化的新型生產模式所必需的供應鏈遭到破壞,它將給帶頭前往中國采購的日本、美國和歐洲企業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吸收了全球大量的汽車配件、電腦芯片和機器設備等,而人民幣升值會導致中國出口下降,從而抑制中國對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的進口需求,并進一步造成中國需求增長放緩,不利于世界貿易的增長,進而使全球經濟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