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配圖
(鳳凰財經綜合自中國經濟網、環球網)今年上半年,中國在非洲的三大項目穩步持續推進:蒙巴薩—內羅畢鐵路5月正式竣工通車,是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制造和中國管理經驗建造的國際干線鐵路;中國企業在納米比亞開發的鈾礦產出首桶鈾,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在產鈾礦;湖南省與埃塞俄比亞共建的阿達瑪裝備制造工業園準備開工,占地1.22平方公里,一批國內龍頭企業準備入園投資。
此外,2017年上半年,中非經貿合作主要呈現以下亮點:
一是貿易回升,投資走高。貿易方面,1-6月,中非貿易額8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扭轉了2015年以來的負增長態勢。其中進口增長46%,達384億美元,出口增長3%,達470億美元。我與非洲地區前三大貿易伙伴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亞的貿易額同比分別增長28%、67%、22%。投資方面,1-6月,中國企業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16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對埃塞俄比亞、贊比亞、肯尼亞、吉布提等國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
二是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進口方面,能礦產品進口量價齊升,機電產品、化工產品、農產品進口金額分別增長22%、3.5%、5%,其中水果、咖啡進口金額增幅較大,分別增長151%和77%。出口方面,我對非機電產品、輕紡類產品、電子技術產品出口保持不同幅度增長,其中交通工具出口成為我對非出口的新亮點,船舶、機車車輛、航空航天器材出口增幅分別達到200%、161%、252%。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發布會上說,2017年上半年,非洲經濟回暖跡象明顯,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預計,2017年非洲經濟將增長3.2%,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中非雙方加快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政策資金紅利不斷釋放,政府間經貿互訪頻繁,重大經貿合作項目持續推進,中非貿易和投資合作集聚新動能,實現新發展。
他還指出,2017年是中非“十大合作計劃”落實的關鍵之年。商務部將繼續圍繞“十大合作計劃”落實,做好對非經貿工作,以更多、更大的合作成果,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實現新發展、新突破、新提高。
德國積極站隊靠攏中非合作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不久前漢堡舉行的G20峰會上表示,中德在第三方市場,尤其在非洲擁有巨大合作潛力。
“非洲制造”計劃的CEO以及埃塞俄比亞、盧旺達和塞內加爾政府的投資促進與工業化顧問海宇告訴記者“中國、德國和非洲三方合作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樣可以‘一石三鳥’:解決德國難民危機、滿足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需求,以及幫助非洲走出貧困、實現穩定。
麥肯錫咨詢公司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10年里,中國與非洲的貿易每年增長20%左右。中國商務部今年5月表示,中企今年第一季度在非洲的非金融直接投資達到7.5億美元,同比增長64%。“過去20年里,中國已經超越一些西方國家,成為非洲大陸上的重要玩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非洲校園執行主任蔡慕修對《環球時報》表示,這對非洲而言,最大的好處在于除了西方強國,現在它有另外一個強勁的市場和合作伙伴,為它在貿易及其他發展議題的談判中贏得籌碼。
中德合作被廣泛認為是強強聯手,中國在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上有豐富的投資經驗,而德國具有高水平的工業技術。
德國國會議員、執政黨基民盟經濟能源政策發言人約阿希姆·費弗曾表示,“成功的對非投資需要法律保障和完善的水陸基礎設施。因此,技術和基礎設施是中德在非洲合作的兩個重要領域。”
中歐企業家峰會組委會主席董斌曾表示,相比于其他在非洲大陸上有影響力的國家,德國更愿意跟中國合作,因為兩者的互補性更強。
非洲有望成為未來的世界制造中心
海宇相信,非洲有望成為未來的世界制造中心:“隨著中國經濟由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將有8500萬剩余工作機會從中國流出,而非洲擁有巨大的適齡工作人口,恰是接收這些工作機會的理想之地。”
盡管非洲人口占到全球總人口數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根據非洲開發銀行(AfDB)此前發布的《2017年非洲經濟展望》,尼日利亞和南非兩國貢獻了非洲近一半的GDP,而非洲三大國家,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亞的GDP之和只占全世界的1.5%,非洲國際貿易額僅占全世界的2%。
蔡慕修認為,德國應該改變在非洲的策略,不再把非洲當做一個單純需要援助的對象,而是加大對私營經濟開發的投資。“據我觀察,中國企業敢于在非洲開展各個領域的投資,德國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利用好非洲大陸的發展機遇。畢竟,非洲擁有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一些經濟體,而德國公司在這些國家里還沒有嶄露頭角。”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
責任編輯:唐曼玲